查看原文
其他

在书香里与一座城相拥 ——写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暨“读城·书香常德”活动启动之际

常德发布 2023-08-28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

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题记


晓岛社区城市书房装修风格现代简约,深受读者欢迎。“常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一本值得读的大书,外地人来三四次都有所收获,每一次的感受都不同。本地人也得读,而且最怕熟识无睹,审美疲劳。”2023年4月初,来常参加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颁奖典礼的著名作家蒋子龙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常德人应该读懂读透自己的城市。

在历史的长河中回溯,我们看到屈原在沅澧大地上问天、问地、问神祇,听到宋玉在澧水之畔的吟咏,看到陶渊明在桃花源里采菊东篱、车胤在萤火的微光下读书,感受到朗州司马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迈……历代文化先贤们会聚于此,增添了沅澧大地的人文厚度、文化基因。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施战军这样评说常德和丁玲之间的联系:这座古城的文化基因,在丁玲的创作生命中始终活跃。今天,常德市民在街巷里行走、漫步,不经意间就会与这种基因碰个正着,正如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散文新锐奖获得者胡竹峰所言:常德很有文学风味。在常德这座充满着文学风味、散发着书香的古城里,读书已经融入到文化根系之中,城市以阅读为荣,市民以阅读为乐,阅读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上篇

读城 打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核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气质,对常德来说,这种气质可能来自浩然的诗墙,也可能散发自街巷深处的红卫社区书屋;它可能是下南门一段覆着青苔的古城墙,也可能是常德话那独具魅力的语调……阅读它们,就是打开这座城市的内核,看到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到岁月中求新求变的力量。

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

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落幕了,获奖者带着“常德人文深厚”“常德有文学风味”的印象离开了,丁玲继续陪伴着这座城市,向后来人讲述她的传奇。

在车水马龙的市城区紫菱路上,有一个以丁玲名字命名的公园和一座纪念馆。占地448亩的丁玲公园,是常德市首个以现代文化名人命名的大型综合性公园。丁玲雕像面朝沅水,英姿飒爽,挺立在山坡之上的绿荫之中,时常有市民在雕像前仰望, 默默地献上一束鲜花。离此百米远的丁玲纪念馆中,视频里回放着丁玲苦难却又光彩夺目的一生。为了纪念丁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成就,1987年,原常德地区文联和她的“第二故乡”北大荒文联共同发起创办了丁玲文学奖。

奖项就像春风,吹生了埋在土层里的种子。常德人想摘取这个以常德作家命名的文学奖,是意料之中的事,市民读书写作的热情在春风吹拂下如拔节之竹。

市民爱读书,政府来奖励。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书香常德建设,学习之星表彰、书香家庭评选、学习报告会、每月读一本好书、全民学习周等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全民阅读在常德蔚然成风。有市民说,学习不再是一个任务,而是一个让人成长与改变的机会。

刘绍英就是这样一个改变者。出生于津市一个贫困渔民家庭的刘绍英,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经历过水上打渔、南下打工之后,她利用在津市电力局当抄表员的时间间隙读书写作,完成了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成为一名从最基层走进人民大会堂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这样的氛围里,一批批文学协会如花木生发,常德市散文家协会、常德市诗歌协会推出了协会刊物《散文时代》《桃花源诗季》,会员们在这里交流新鲜出炉的作品,外地作者纷纷慕名投稿。《散文时代》上至今仍然活跃着本地和外地的写作者;有着鲜明常德特色的诗歌流派“桃花源诗群”,先后以群体的姿态登上了《诗刊》《芙蓉》等文学期刊。

城内有丁玲,城外有诗墙。

大江茫茫去不还,一墙屹立有诗篇。

4月15日下午,暮春的阳光暖暖地洒落在沅水边的诗墙公园,放眼望去,对面的常德画墙流光溢彩。

雨后初霁,诗墙公园的停车场满满当当的,有人在柳枝的轻拂下散步,有人坐在树下的长凳上吹笛,更多的人沿着诗墙缓步而行,他们一会儿停下来瞧一瞧,一会儿交谈几句,诗墙的每一块碑刻后面,都有一个故事,风一般吹开人们内心深处的涟漪。

中国常德诗墙。

沿着沅江蜿蜒数千米的中国常德诗墙,原本只是一座防洪大堤,却以诗的具象呈现在世人面前,是常德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发酵的结果。从1991年的一个念头变成眼前的“诗国长城”,常德人用了20多年时间。在这20多年里,一块块碑刻陆续上墙,增添着诗墙的长度,直到变成一座1213名书法家献艺、刻有1530首中外诗作的煌煌巨制。它被上海吉尼斯总部命名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被台湾著名学者、诗人余光中称赞为外抗洪水、内御时光的“半部中国文学史”。

2002年,以中国常德诗墙为依托,常德市举办了数届“中国·常德诗人节”,全国各地的诗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常德,品读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当时,被常德诗意感染的中国诗词学会原副会长、顾问袁第锐,站在诗墙边面对东去的沅水即兴赋诗:华夏开宗第一章,千秋谁与竞芬芳。沅堤十里堪为证,天下诗人半在湘。

从诗墙缓步登上四阁,极目远眺,沅水风光尽在眼底。在每一座阁楼上,都可以读到一个关于常德的“典故”。站在排云阁上,可以遥望写了“晴空一鹤排云上”的刘禹锡,朗州司马的故事在常德妇孺皆知,柳叶湖边还有司马楼和他的雕像,他望着烟波浩渺的湖水,不知道是不是还在怀想他的长安?春申阁因“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得名,传说常德曾是春申君的封地,武陵区府坪街道内原有春申君墓,后被毁损。春申阁前,有当代著名文史学家羊春秋所撰对联:珠履三千要使英雄皆入彀,虎贲百万不教嬴氏独称王。武陵阁则是讲述一段常德与武陵郡的历史,《桃花源记》中那个“捕鱼为业”的武陵人,或许就是我们身边某个人的先祖。辛亥革命先驱宋教仁,故乡人用这座“渔父阁”怀念他,当年的炮火已成烟云,他站在这里,看着父老乡亲过上了他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还可以读一读柳叶湖,清嘉庆《常德府志》记载柳叶湖的风光:堤柳渔歌,松风水带,皆极其秀。著名学者余秋雨曾对着一湖碧水感叹:常德有个柳叶湖,是常德人的一种奢侈。还可以读一读桨声灯影里的穿紫河,和河上形态各异的14座桥,这条古常德城远郊的河流,流淌了几千年之后,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一条城中河。还可以读一读老西门,这里是明清时期武陵城内大、小西门所在地,是最地道、最古老的常德。还可以读一读常德河街和七里桥,常德河街以沈从文笔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沅水河畔的常德河街为原型重建,重现了常德“清明上河图”风情。而七里桥上,则有一段明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嗣昌的故事。阅读这座城市,在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获得一种久违的感动。


中篇

空间 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观察一座城市的文明品性,“书香浓度”无疑具有参考价值,这也可以解释一个现象:多年来各地纷纷打造开放式阅读空间。可见,书香是城市最美的味道,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市民在家门口的“图书馆”里学习自修。

打开常德城市阅读地图,一座座代表书屋的小房子,点缀在城市棋盘一样的街道上。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在市民家门口的方寸之间,努力营造着专属于这座城市的诗和远方。

美与光明共书香,不违春色染人间。

电力是光明的代名词之一。

4月7日上午,国网常德供电公司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柔和的灯光下,十来个人安静地坐着读书。这个活动中心,实际上是一个占地800多平方米、拥有4000多册图书的书屋,既是单位职工的活动场所,也欢迎市民前来阅读。这个刚满两周岁的活动中心,平均每个月有400多人来此度过阅读时光,还举办了30多场读书会。20名书友在一场“诗经赏析”读书会之后,仍觉意犹未尽,自发组建了一个“莞清朗读群”,每个人都在接下去的一年时间内坚持打卡,读完《诗经》中的305首诗。

单位开办书屋或者图书馆、与市民共享阅读美好时光,在常德已成一种传统。2014年,国务院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2015年,中共常德市委宣传部提出建设“书香常德”,“常德阅读节”从此启幕,每年一届。2015年1月,紫菱图书馆出现在市城区紫菱路与武陵大道交会处,这个藏书5万册、24小时不打烊的阅读场馆深受市民追捧,有同学结伴而来读书,有夫妻带着孩子来读书,有老年人一坐半天读书。这个由湖南省烟草公司常德分公司打造的公共阅读场所,日接待读者近千人,其破除门户之见、推动全民阅读的举措,被市民称为“紫菱现象”。紫菱图书馆拉开了社区书屋建设的序幕,武陵区人民政府前期投入350万元,建成了22家社区书屋。为了让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影响更多人,2017年4月,武陵区所有社区书屋更名为车胤书屋。

春风吹拂,书香满城。4月6日下午,阳光照在武陵区白马湖街道富强社区的小院里,车胤书屋的成人阅读区和少儿阅读区里寂然无声,阅读者显然都已进入书中世界。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贺德辉是这里的常客,她经常带读小学的女儿来此看书。有时,她们一个在成人区读,一个在少儿区读;有时,贺德辉陪女儿在少儿区共享亲子阅读。因为读书,她们爱上了书屋,不仅自愿打扫卫生,还多次给书屋捐赠图书。

“社区书屋的书非常齐全,环境舒适,是社区居民读书的好去处。”富强社区居民陈顺德对书屋赞不绝口。他15年前从常德师范学校退休之后,在书屋借阅了《古拉格群岛》《另一个高尔基》等著作和与常德党史相关的资料图册,这对他撰写《中国共产党常德历史》相关篇章至关重要。他说:“书屋是我老年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居民们的说法是:书屋的书籍品种齐全,来源正规,环境舒适,在此度过闲暇时光是一种享受。该社区工作人员陈小玲介绍,书屋2015年7月建成开放,所有书籍都从新华书店采购,目前有藏书10000多册,居民先后办理借书卡500多张,因为社区周边学校较多,书屋周一至周日全天开放,时间为9时至21时。

记者发现,富强社区不仅居民喜欢读书,社区工作人员也喜欢读书,他们经常会在下班时借本书回家。让他们引以为傲的是,社区工作人员中还有两名作家,一名是70后的陈小玲,公开出版有诗歌集《孤单的草垛》。一名是80后的王祉璎,先后在《湘江文艺》《小说选刊》《啄木鸟》《微型小说选刊》上发表过作品。

常德河街城市书房。

打通阅读“最后一公里”的,除了社区书屋,还有城市书房。2022年,《常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工作方案》明确提出,3年内完成7座城市书房建设,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不久,常德河街、晓岛社区、侨胞之家的城市书房就亮起了灯光。4月13日晚,常德河街麻阳街灯影憧憧,临穿紫河的城市书房内书香弥漫,有人站在书架前认真地挑选,有人坐在角落里专注地阅读,这是一幅让人愉悦的春天图景,也是城市里常见的四季图景。今年,常德市图书馆与鼎城区总工会、市文旅广体局联建的两座城市书房将再向公众开放。市图书馆市总工会分馆揭牌后,市图书馆的分馆已有26家。就像下棋一般,城市版图上的公共阅读空间越来越多,都在市民触手可及之处,在他们下班回家的地方,在他们出门散步的地方,他们只要转个身,就可以在书香中度过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

《所幸藏书房》中有一句话:“书房是独乐园,是避难所,是无人岛,更是全世界。”受限于个人的工作与生活范围,面对面地去认识和了解世界有一定难度,通过读书了解世界就便捷得多,很多人选择了这一捷径。市图书馆的统计数据显示,该馆有效持卡读者有69985人。

书香潜移默化地雕刻着常德城的精气神,文化的影响日渐深入,民间力量逐步加入到打造阅读空间的行列。有着“中国最大民间图书馆”之称的逸迩阁书院,耸立在石门县易家渡镇的稻田与菜花之间,已成当地人的“精神家园”。2022年10月,逸迩阁书院开放4周年时,就已接待读者40万人次。该书院副院长周亮介绍,到今年3月底,逸迩阁书院共评选出“月阅读标兵”182人,“年度阅读总标兵”25人,这些阅读标兵,又把热爱阅读的种子洒向更广亵的原野。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青年教师孙巍参观逸迩阁书院之后,感动于逸迩阁书院的“摆渡人”精神,邀请朋友和学生共同参与,花了4天时间,在其对面一栋民居的墙面上,画上了车胤囊萤夜读的彩绘,并写上了“惟愿家乡书香浓”。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4月16日下午,位于市城区金钻广场的善德书城内,二三十个学生或蹲在地上、或坐在椅子上、或站在书架旁、或靠着墙壁在读书。书城董事长周应学笑着说:“买不买书不打紧,只要他们认真读了,书城就没有白开。”

28年前,21岁的周应学在桥南市场经营一家书店。2004年的桥南大火,数万册书烧成灰烬,他和妻子辗转到广西开服装超市,桥南新市场开张后,他又回来重操旧业。朋友们劝他,做实体书店没钱赚。周应学说,看到曾经在我这里买书的学生,后来又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买书;听到买过书的学生在高考、中考后向我报喜,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网购和电子书的双重挤压之下,实体书店确实生存艰难,成本大、利润薄,但周应学觉得,纸质书散发出来的香气,是其他东西无法替代的,他又默默地把善德书城从一家变成三家,分布在江南城区、江北城区和常德经开区,还定期在书城里组织读书活动,向不同的乡村学校捐赠图书。他说:“我的愿望,就是做一个阅读推广人。”

对一座城的眷恋不止一个理由,对于热爱阅读的人来说,即使有一天因为求学或工作离开了常德,那曾经淘到过好书的善德书城,常德河街城市书房里常坐的那个角落,一起读书聊天论人生的书友故人……早已与城市融为一体,成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不能忘、也不会忘的人生章节。


下篇

读书 文字垫高了人生的基座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朋友。人生交契半因书,读友,便是因书结缘的那一种。

常德书友会,是这座城市里较为活跃或者知名的读友群体。这个“聚落”用书和阅读将近百位读友系在了一起。他们来自不同行业,甚至素不相识。他们共同的特点便是爱书,忠实、痴迷于读书。而读书之余,以书会友,与志同道合者侃侃而谈,互换心得,也是爱书人的一大乐事。

妈妈和孩子阅读绘本,享受亲子时光。

2011年4月15日,“世界读书日”之前,常德市图书馆发起成立了常德书友会,期望为全市的爱书之人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培养长久的阅读人群是图书馆的工作之一,组织书友会就是我们为此做的一个尝试。”时任常德市图书馆馆长的诸冰花当仁不让,担纲常德书友会会长。

记者依然记得那年书友会的首场活动。那个下午,来自常德市文化、教育、新闻等各行各业近30名读友聚集在常德市图书馆,宣告书友会成立,共同约定了书友会的读书交流活动形式。一多月后,常德书友会第一场读书分享活动在常德师范学校图书馆举行,原常德师范学校副校长骆绍华用一场题为“诗意的栖居”的讲演开场,围绕着“诗意的栖居”这一话题,读友们畅谈阅读感悟,吟诵喜爱的诗文,共同度过了一段诗意盎然的美妙时光。

这是怎样一种特别的情境:窗外不远处是人民路奔涌的车流,恰如步履匆匆的当下,而此刻诸人围坐一室,直抒胸臆,一切又是那么的气定神闲,让我们得以审视内心的边边角角,让思维在碰撞中跳跃。

这次成功的尝试如同拉开了一个舞台的幕布。10多年中,常德书友会的这些读友,在线上密谋策划,在线下呼朋引伴,每年各式各样的的读书活动层出不穷,为本土文艺名家、新秀开作品分享会,围绕文学经典进行座谈、讲座,各种“名场面”不断。也正是因为经常性的读书活动,让读友们在各个单位、社区、学校遇见了越来越多朋友。

“这是人们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的需要。”诸冰花觉得,社会上应该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真正把读书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并且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也是城市文明的一种体现。

“常德是一座让我们重新找回文学恋情的城市。”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建功2017年来到常德参加第五届武陵国际微小说节,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特意提到一个名叫“走向”的常德本地公众号,因为他发现有非常多的文学作家在上面抒发他们的情怀,发表他们的作品,让他在惊讶的同时也感叹文学对一座城市文化的创造力,一座城市对文化的影响力。“在这座城市里,你能够找到最初热爱文学的那颗纯粹的心。”

2015年4月28日正式成立的常德本土文艺微信公众号“走向”,有着清晰的发展理念:“弘扬优秀文化,尊重自由创作;聚集文艺薪火,致力公益传播;亲近本土人文,倡导深度阅读。”起初只是几名文学爱好者的抱团取暖,却不知不觉创造了“微时代”下常德民间文化自觉的新模式。这个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文学平台,在坚持推介本土作家或优秀作者的文艺作品的同时,积极开展文学采风研讨和联谊活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聚集和辐射效应。2017年,“走向”将推出的作品分诗歌和散文两种文体结集出版。一个民间纯文艺微信公众号结集出版优秀作品“年选”,这在全国都堪称首开先河。而这个传统,至今仍然在坚持。4月17日下午,市城区高车路上一家名叫“欢喜”的二手书店,店面临街的显眼处摆放着十多本《走向——年选2021》,不时有路人停下来翻阅。书店经营者陈学燕告诉记者,不仅有常德市民感兴趣,她挂在孔夫子旧书网上,还有外地读者线上下单购买。

“走向,是一种气度和格调,是远行者永远青春的背影。”湖南文理学院教授、文学评论家张文刚两度为“走向”年选作序,也曾为这个群体赋诗点赞。他认为,“走向”的背后是一群醉心于文学创作和热心于公益事业的文朋艺友,是一群有雅好和情怀的文艺活跃分子。“走向”的参与者张玲智说:“‘走向’团队不单单是一个公众号和草根文学社团,他们已经成为常德的一个文化符号。‘走向’必定是常德文友的一个永恒的精神家园。”

腹有诗书气自华,是这座城市的气质,更是这里每一个人气质的总和。读懂常德,就要读懂这里的人。

“品读一座城市,就像是品读一个人。一座城市和一个人,都是有着独特的人文气质和精神风骨的。”供职于中共常德市委宣传部的徐虹雨,一直耕耘在读书和写作的路上。作为曾经的新闻工作者,徐虹雨采访过很多人。我们抛出“读城”这个主题请她来阐述解读,她提到了宋庆莲、麻小娟、郭云兵等人。她说,在这些人静静流淌的故事里,有我们需要的答案。

“与其说是我在采访她,不如说她教会了我许多许多,让我找回了创作的初心。”2012年夏天,徐虹雨前往临澧县佘市桥镇文家店社区采访农民女作家宋庆莲。

在为生计奔波操劳的日子里,宋庆莲一直没有放弃阅读和写作。这些年来,她发表和出版了不少作品,获奖无数,如今已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临澧县作家协会主席。这位土家族女子,“一边手握犁铧,握住了自己的生存之本;一边手握笔头,握住了自己的梦想之根。”2009年底,宋庆莲听说国家要在乡村建立农家书屋,赶紧跑到县文旅广体局,自告奋勇要当村里农家书屋的义务管理员。2010年春天,农家书屋在宋庆莲家中开了起来。她不仅把自家的藏书贡献出来,还四处联系捐赠。10年间,书屋从10平方米的小房间“长成”50平方米的大厅堂,“藏书”从3000多册扩充到近万册。

这些年里,宋庆莲热心地引导、帮助村民们学文化、学技术。每天放学后、假期里都有孩子来这里读书、写作业,一些父母远离的留守儿童更是受到她的优待。她出版的长篇新作《天空开来一列火车》,说的就是留守儿童成长与渴望的故事。“大山深处的父母坐着火车出去打工,孩子望着天空,希望火车把父母带回家。”宋庆莲将孩子们倾诉的心思化作书名。多年来,她一直坚守着自己在鲁迅文学院第十八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毕业典礼的发言:“作为一个生活在基层农村的乡土作者,一切都是源于最真实的生活,一切都是源于从爱到热爱。乡村需要文化,更需要文化的传播者。”4月18日,中宣部印刷发行局发布了《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乡村阅读推广人”拟入选名单》,对全国50名拟获评人选予以公示,湖南省共2人入选,宋庆莲名列其中。

鼎城区蔡家岗中学教师麻小娟、桃源县剪市镇中学教师郭云兵,用“故事”和“朗读”关爱少年儿童成长,双双获评湖南省2021年度十大教育新闻人物。这是两个殊途同归的故事,各有动人之处,颁奖词用诗一般的语言勾勒出了他们诗一般的故事。

“一个故事就是一滴雨露,滋润每一株向上的小草;一个故事就是一缕微风,吹散每一个成长的烦恼。过去的一千零一个夜晚,麻小娟用故事点亮了农村留守孩子的夜空。现在,麻小娟和孩子们都成了故事里的人。未来,他们的暖心故事也还将继续。”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所学校,到县域多所学校;从一个乡村,到更多乡村,郭云兵和他的‘沅水童声’朗读团,给社会提供了‘爱的教育’的生动范本。他说:不要甘做沉寂的死水,而要敢做奔涌的浪花。”

每个人,都像是书架上的一本书,他们有着丰富且不同的故事。但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书的核心思想,往往惊人的相似。从“60后”宋庆莲、“70后”郭云兵到“90后”麻小娟,我们读到了“崇文重教”“不忘初心”“以文化人”等等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共同勾勒出这座城市的人文气质和精神风骨。

稿件搁笔时,正值谷雨之日的深夜。凭栏眺望,有夜读的灯火在陌生的窗前闪烁,书香在暮春的夜晚浮动。常德,这座与书香深情相拥的城市,值得你,一读,再读!


END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魏仙耘 高玲 刘凌
编辑:祝嘉锶
二审:胡   蓉
三审:王永刚
往期推荐:




湖南卫视推介鼎城 | 种子穿上“保护衣” 无人机直播助春耕


【创新突破 产业突围】周振宇主持召开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专项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